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12月15日,是由教育部和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共同支持,在中国政法大学设立的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这是中国首批建立的三个此类基地之一。

历史沿革

前身追溯

2002年6月,中国政法大学成立了人权与人道主义法研究所,这标志着该校在人权领域的研究工作正式起步。

授牌仪式

2011年12月15日,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授牌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政法大学与南开大学等三所高校的人权研究机构被授予“国家级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的称号。这一重要时刻见证了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的重要发展。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罗豪才,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董云虎出席了授牌仪式。

理念宗旨

秉承理念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秉承的理念包括宽容、平等、独立、负责、团结、协作、严谨、创新、奉献和进取。

宗旨任务

该研究院旨在推进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致力于提升人权理论的创新性、扩大人权教育的影响、普及人权知识、增强人权意识、完善人权制度、构建人权文化、改善人权状况并促进人权事业的整体进步。

学术科研

基础条件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拥有一支具备高学术水准、发展潜力大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团队,专注于人权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学院设立了中国大陆唯一的二级人权法学学科,并开设了人权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其研究方向涵盖人权原理、国际人权法、人权国内保障、刑事司法与人权、宪政与人权及国家人权机构等领域。此外,研究院还与多个国内外人权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保持着稳定的良好关系。

科研项目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截至2013年6月,已完成科研项目21个,出版专著11部,发表学术论文87篇。这些研究项目聚焦于中国的人权教育、国内人权实践以及国际人权法在中国的实施等方面。

学术研讨

为了促进学术交流,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举办了多场以“人权”为主题的专业研讨会。这些研讨会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帮助传播了人权思想,对推动中国的人权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主要职能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的主要职责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和学术交流。具体任务涉及人权理论研究、大学人权教育推广、人权培训、人权知识传播、政府咨询以及国际合作。

机构设置

学术委员会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的学术委员会成立于2012年6月30日,是研究院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学术指导机构。委员会由9名成员组成,其中包括徐显明教授、黄进教授、夏吟兰教授、郑永流教授、班文战教授、白桂梅教授、杨宇冠教授、齐延平教授以及张伟副教授。徐显明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永流教授、夏吟兰教授和班文战教授担任副主任,而学术委员会秘书则由院内负责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担任。

行政人员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的院长由学校校长兼任,现任院长为黄进教授。常务副院长为张伟。

发展定位

作为国家级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计划在未来5至10年内,打造成为中国人权理论研究中心、人权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中心、人权立法和决策咨询服务中心、人权教育信息资料中心以及人权学术交流与合作中心。

参考资料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2024-11-21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中国政法大学 新闻网.2024-11-21

中国政法人权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