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尔迦节(又称:杜尔迦普加节,英文名:Durga Puja)是印度其中主要节庆之一,也是孟加拉国重要的宗教节日。它纪念印度教的女神杜尔迦打败恶魔水牛,引申为庆祝正义战胜邪恶的节日。根据孟加拉历法推算,该节日在每年的9至10月间。印度各地庆祝杜尔迦女神节的方式各有不同,节日为期四天至十天不等,内容包括每日崇拜、唱颂歌和斋戒,最后四天则会进行盛大的庆典和宴会。为了庆祝这个重要节日,印度各处的杜尔迦信徒都会在户外搭建临时的棚子作为神坛,里面供奉着巨大的杜尔迦女神像。该节日的特色是孟加拉鼓乐、大型神坛和用恒河粘土制成的泥塑神像。家族传授、艺术中心和传统媒介是杜尔迦节的主要传承方式。
18世纪初,在孟加拉族人居住的地区,开始流行杜尔迦普加节。2021年12月,杜尔迦节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杜尔迦节不仅是宗教节日,也是社会文化盛事。它跨越了宗教,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体验。
名称由来
梵语里,Durga 意为“无敌”和“不可接近的,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存在,而杜尔迦也被尊崇为捍卫道德伦理和正义的母亲女神。杜尔迦节是纪念印度教的女神杜尔迦打败恶魔水牛,引申为庆祝正义战胜邪恶的节日。
节日背景
神话传说
据《往世书》记载,从前有个可怕的凶神修罗,他变成水牛,折磨众神。一百年以后,阿修罗把众神从天堂赶出,登上了帝释天的宝座。这时众神向梵天祈祷,找湿婆和毗湿奴求援。湿婆和毗湿奴得知何修罗暴虐无道,怒发冲冠,于是喷出一种特别的火焰,这火焰先是照射到大地与整个宇宙间,然后变成一位漂亮的女神,这就是杜尔迦女神。这时,众神纷纷向她赠送各种礼物,有的送丝绸服装,有的送各种首饰,有的送盔甲和各种武器,喜马拉雅山神也送她一只不可战胜的雄狮,作为坐骑。于是,杜尔迦女神向四周伸开十臂,向阿修罗挑战,带有各种武器的阿修罗立即率领军队前来应战。这样,一场激烈的战争就开始了。转眼间,地动山摇,海水翻滚,杜尔迦投出名叫“巴希”的武器(一种圆圈),把阿修罗套住,使他处于困境,顿时,整个宇宙突然摇晃起来,接着,阿修罗又变成各种形状,千方百‘计想砍断“巴希”,他虽然努力再三,由于他罪大恶极,所有努力都无济于事,终未能挣脱,最后,杜尔迦抽出宝剑,将他杀死。这时,众神和百姓,高兴万分,欢声雷动,向杜尔迦祝贺致敬。善良而正义的杜尔迦女神开口向众神问道:“你们有何要求,尽管提出。”于是,众神和百姓向她请求:“杜尔迦母亲,我们若遇灾遭难,请解救我们。”杜尔迦女神斩钉截铁地回答:“完全可以。”印度教为了感谢杜尔迦驱邪扶正的功绩,送她回家与亲人团圆,所以才过杜尔迦节。
相关神明
胜利女神杜尔迦,其丈夫为湿婆(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其子女分别为:儿子犍尼萨(Ganesha,又作“象头神”)、女儿拉克西米(Lakshmi,又译作“大吉祥天女”)、女儿萨罗萨伐底(Saraswati,又译作“妙音天”)、儿子卡迪克(Kartik或Kartikeya)。犍尼萨、拉克西米、萨罗萨伐底、卡迪克分别是智慧之神、财富之神、文艺女神、战神。此外,拉克西米、萨罗萨伐底据说分别是印度教另外两大主神毗湿奴和梵天的妻子。
历史沿革
18世纪开始,在孟加拉族人居住的地区,就越来越流行过杜尔迦普加节。在1947年8月15日印度从英国统治下获得独立之前,印度教的改革人士提出,杜尔迦女神当为印度的标志。由此,她成为印度独立运动的一个偶像。加尔各答曾是这一运动的中心,对杜尔迦女神有特殊的情感,很多人将她称为“杜尔迦母亲”。
2021年12月,杜尔迦节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庆祝时间
杜尔迦普加节的日期,根据孟加拉历法推算出来,在每年9、10月间,一般持续五天。在西孟加拉邦,今年把前两天的祭祀活动合并为一天,所以减少了一天。节日的最后一天是女神入水日(Immersion),即把杜尔迦神像放入恒河或其支流,以便让女神回家。
流行区域
在印度,过杜尔迦节最隆重的地区主要是西孟加拉、阿萨姆邦、特里普拉以及奥里萨、贾肯德等东部邦。在德里、古吉拉特邦等多数地方也过此节,但没有像加尔各答市重视。除在印度之外,在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以及美欧等有孟加拉族印度教聚居的地方,也都会庆祝杜尔迦普加节。
节日特色
杜尔迦节的特色是孟加拉鼓乐、大型神坛和用恒河粘土制成的泥塑神像。家族传授、艺术中心和传统媒介是杜尔迦节的主要传承方式。
民间习俗
杜尔迦节期间,各行各业都关门闭店,政府机关和学校一律放假。家家张灯结彩,人人都穿新衣,晚上有盛大的晚会和游园活动,街道上站满男女老少。
印度各地庆祝杜尔迦节的方式各有不同,内容包括每日崇拜、唱颂歌和斋戒,最后四天则会进行盛大的庆典和宴会。为了庆祝这个重要节日,印度各处的杜尔迦信徒都会在户外搭建临时的棚子作为神坛,里面供奉着巨大的杜尔迦女神像——形象是身穿红衣、骑在一头狮子或老虎上的武士,十只手各持着不同的武器,打败恶魔水牛。
印度西孟加拉邦在各社区中均设有神棚,部分神棚间距有时不足百米。神棚与神像通常以竹子、布料、泡沫等为制作材料,二者在形状、颜色及装饰上均存在差异。其中,神棚形状类型包括宫殿形、彩虹形、亭阁形、岩洞形等;神像形态分为俊美灵秀、威严端庄等类别。神棚内部还摆放有雕刻、手工艺品、绘画等物品。神棚正殿供奉着五尊神像,正中是杜尔迦女神,她脚下是被她刺中的恶魔,左右两边是她和她的丈夫湿婆(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所生的4个子女。从观众角度看,五尊神像从左到右依次是儿子犍尼萨(Ganesha,又作“象头神”)、女儿拉克西米(Lakshmi,又译作“大吉祥织女”)、杜尔迦女神、女儿萨罗萨伐底(Saraswati,又译作“妙音天”)、儿子卡迪克(Kartik或Kartikeya)。犍尼萨、拉克西米、萨罗萨伐底、卡迪克分别是智慧之神、财富之神、文艺女神、战神。此外,拉克西米、萨罗萨伐底据说分别是印度教另外两大主神毗湿奴和梵天的妻子。
在加尔各答的库马图利(Kumartuli)市场,汇集了数百家专业制作杜尔迦神像的作坊。这里的很多师傅系祖传手艺,几代人制作神像。他们使用竹子、麻绳制作神像骨架,用陶土完成神像身体制作,然后用颜料着色。画眼睛之前,师傅要先禁食一天,恢复进食后只能吃素。神棚、神像的造价反映了人们的经济地位、对节日的热情乃至对女神的虔诚程度。为此,每家会捐出大约两星期到一个月的收入,用于建造神棚、神像并举办有关活动。普通神棚一般花十万元人民币以上。建造神棚除了艺术家之外,还需要建筑工人。有些高档神棚需要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劳作数月时间才能完成。即使是很普通神棚,也需要10个人左右,用两、三星期才能建成。
价值影响
杜尔迦节不仅是宗教节日,也是社会文化盛事。它跨越了宗教,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体验。
获得荣誉
2021年12月,杜尔迦节正式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无形文化资产。
相关活动
2015年10月19日至22日,是印度西孟加拉邦全年重要的节日—杜尔迦普加节。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加尔各答市,共搭建了两万多个称为“神棚”(Pandal)的临时庙宇,以供奉胜利女神杜尔迦及其两女两子。
2017年9月27日至30日的杜尔迦节,有座神像身着价值6000万印度卢比(约合600万元人民币)的披风,上面缀满了宝石,当地警察24小时值守看护。最昂贵的神棚,模仿电影《巴霍巴利》的场景,造价800万元人民币。
相关事件
2025年的杜尔迦节,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雕像在印度杜尔迦节期间亮相。印度教女神杜尔迦端坐在雄狮之上,十只手中各持一件武器,瞄准着“邪恶力量的代表”:一头醒目金发,面容以特朗普为原型的雕像。这一设计反映了印度近期对美国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严重不满。
参考资料最大室外艺术展:印度杜尔迦普加节.外交部网站.2025-10-10
杜尔加女神节.杜尔加女神节印度节日在香港.2025-10-10
加尔各答的杜尔迦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5-10-10
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增43项内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5-10-10
加尔各答女神节中的中国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5-10-10
印度杜爾嘉女神節 入列世界無形文化資產.中央通讯社.2025-10-10
印度加尔各答:又迎女神节.外交部网站.2025-10-10
不满特朗普加征关税 ....新浪微博.2025-10-10